每個台灣人的家裡,都應該有一個屬於自己家的牛肉麵。
我超愛吃牛肉麵的.小時候,當媽媽開始燉牛肉,我就會整天都在旁邊繞呀繞,問媽媽什麼時候可以好.那時候沒有悶燒鍋,所以,只要那天晚上有牛肉麵,媽媽中午就會開始準備東西,然後燉個一個下午,讓牛腱軟爛入味。
我必須承認,我最喜歡的其實不是牛肉,而是沾著牛肉湯汁的紅蘿蔔跟白蘿蔔。那蘿蔔的甜味配上牛肉湯的香味,口孔...,美味呀。在我幼小的心靈中,一直深深埋著牛肉麵就該有紅/白蘿蔔的這個真理在。長大後,我才發現,原來只有我們家這樣做....。怎麼可以這樣呢??這是不對的,不可以的!!!!
我不能理解,為什麼大家習慣的牛肉麵都沒有紅/白蘿蔔的!!! 吃水餃都要配醬油了!!!(咦,這好像沒關係。)
好吧,每家都有每家秘傳的牛肉麵,要試試新口味的,可以來試試艾咪特製的番茄紅燒牛肉麵!!
材料:
牛腱 2條 (美福超市買的還不錯)
牛肚 1塊 (也是美福買的)
蔥 4條 (切段備用)
薑 6片
米酒 2大匙
蒜頭 8顆
紅蘿蔔1~2根 (切塊備用)
白蘿蔔 半根 (切塊備用)
蘋果 1顆 (切塊)
番茄 2顆 (切塊) (沒新鮮番茄可以用罐頭番茄)
洋蔥 1顆 (切塊)
醬油 約3大匙
豆瓣醬 約兩大匙 (要辣的話就用辣豆瓣醬,不辣就用不辣的豆瓣醬) (廢話..=A=)
冰糖 一大匙
月桂葉 2片
八角 4顆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其實牛肉麵超簡單,只是材料事先準備很阿雜....。
先切好所有的東西。
接下來就重要了,要燙牛肉,讓牛肉去腥。
先準備一鍋冷水,把4條蔥跟6片薑還有2大匙米酒,以及最重要的牛腱都放進去。蓋蓋子然後開中火煮20分鐘。水滾後記得轉成小火。
煮好後,肉就會縮成這樣。
記得這時候再切塊,肉塊就會比較漂亮。
煮好的湯千萬不要丟掉!!!!!留著待會用.
因為家窮,鍋子少,所以原來的鍋還要用,先把湯倒到另外一個小鍋裡。
把鍋清空後,開小火,熱鍋=>倒油=>放洋蔥
等到洋蔥稍稍變色,放入蒜頭
稍稍爆香後把蕃茄,白/紅蘿蔔,牛肉,牛肚,蘋果都倒進去吧!!!
隨意拌一下,把材料拌均勻後,把剛剛燙牛肉的湯進去,剛好淹過所有材料就好了,多點也沒關係.
別忘了重要的香料:月桂葉跟八角.
這時候倒入醬油,豆瓣醬,和冰糖開始調味.因為每個人的口味不同,所以建議慢慢倒,先倒一半的量,再稍稍試試味道,看是不是會太鹹或是味道不夠.不夠的話可以再慢慢地加多調味料的量.
水滾後,放入悶燒鍋,悶他個30分鐘.
我還沒有沒放過悶燒鍋煮過牛肉,但是,我想小火悶煮1個小時應該是OK的.不過,用小火悶煮的話,水分還是會跑掉,所以湯最好再多一點,不然可能最後牛肉湯變牛肉煲就尷尬了.
鏘鏘鏘,煮好後搭上麵,就是好吃的番茄紅燒牛肉麵了!!
不是我要說,紅白蘿蔔這樣煮超好吃的,牛肉麵真的一定要跟蘿蔔在一起的呀!!!(握拳)
PS:牛肚燉好再拿出來切就可以了.不用先切.
美味度:五顆星
困難度:3顆星